诗经·小雅
-甫田-
图片
《小雅·甫田》
倬彼甫田,歲取十千。
我取其陳,食我農人,
自古有年。今適南畝,
或耘或耔,黍稷薿薿。
攸介攸止,烝我髦士。
以我齊明,與我犧羊,
以社以方。我田既臧,
農夫之慶。琴瑟擊鼓,
以御田祖,以祈甘雨。
以介我稷黍,以谷我士女。
曾孫來止,以其婦子,
饁彼南畝,田畯至喜。
攘其左右,嘗其旨否。
禾易長畝,終善且有。
曾孫不怒,農夫克敏。
曾孫之稼,如茨如梁。
曾孫之庾,如坻如京。
乃求千斯倉,乃求萬斯箱。
黍稷稻粱,農夫之慶。
報以介福,萬壽無疆!
图片
「倬彼甫田,岁取十千。
我取其陈,食我农人。自古有年。
今适南亩,或耘或耔,黍稷薿薿。
攸介攸止,烝我髦士。」
“倬[zhuō]”,是形容高大或宽广。
“甫田”,同《齐风·甫田》,即大田,或指丼田制中的公田。
丼田制的“丼”,比水井的“井”中间要多出一点。丼田的每一田为一百亩,一丼为九百亩。八百亩由八家各自耕种,中间的那一百亩为公田,要由八家负责共同耕种。公田所产出的粮食,就作为税收上缴朝廷。西周时的税率是九分之一到十分之一。
“十千”,即一万。一百亩的公田,产量是一万,即亩产一百。
“陈”,是指谷仓中的陈粮。
“食”,是拿粮食给他人吃。
“有年”,即丰收年。在甲骨文中常见乞求“大有年”,即大丰收。
“适”,是去往、到。
“南亩”,是指山的南坡向阳的农田。
“耘”,是除草。
“耔[zǐ]”,是培土。
“黍”和“稷”,都是一年生禾本科的黍属植物,粳者为“稷”,糯者为“黍”。(详见《豳风·七月》)
“薿薿[nǐ]”,是形容茂盛。
“攸”,是语气助词,所、乃、就。
“介”,是长大。“止”,是收获。
“攸介攸止”,从字面解释,应该是等着它长大、等着收获。
“烝”,是进献。
“髦”,本义是毛发中的长毫。“髦士”,即英俊之士,应该就是指后文中的“田畯”,即管理公田的农官。
“烝我髦士”,是“髦士烝我”的倒装,即田畯会来向我进献。
诗的第一章是说:
那宽广的公田,每年可以收税一万。
我以一些陈粮,拿给那些缺少粮食的农奴。这里自古都是丰收年。
今天我去向阳的土地视察,那里有人在除草,有人在培土,黍稷的长势很茂盛。
期盼它们快快长大,等着那些替我管理公田的农官来向我进献。
「以我齐明,与我牺羊,以社以方。
我田既臧,农夫之庆。
琴瑟击鼓,以御田祖,以祈甘雨。
以介我稷黍,以谷我士女。」
“齐(齊)”,是“齍[zī]”字的假借,指祭祀时盛放黍稷的器皿。
“齍”又与“粢[zī]”字通假。“粢”是指盛放在祭器——簋中的祭品——黍稷。
“明”与“盛”同义。所以“齍明”,即“秶盛”,也就是指盛放在簋中的黍稷。
“牺”,本义是宗庙祭祀时,为了表示虔诚,一定要用毛色纯一的牲畜。所以“牺羊”就是指纯色的羊,而且是公羊。
“社”,是“社神”,即土地神,也叫“后土”。夏商周三代的社神是“句[gōu]龙”,其实就是大禹。
“方”,是四方之神。
“既”,是副词尽。
“臧”,是善、好。
“御”,在这里作迎接或进献的意思。
“田祖”,即农神,也叫谷神或稷神。最早的谷神是神农氏之子烈山氏。商汤灭夏之后,本想把原来夏代的社神和谷神都换掉,但大禹的贡献实在太大,最后只换掉了“稷神”,把周人的先祖“弃”封为“后稷”,而“后土”仍然是大禹。“后”的本义就是君王。
“甘雨”,即及时雨。
“介”,是佐助。
“谷”,是养的意思。
“士女”,即儿女、男女。
诗的第二章是说:
我要用黍稷和纯色的羊,来祭祀社神以及四方的神灵。
我田里的收成好,这是农夫的喜庆。
抚琴、弹瑟、击土鼓,以进献谷神。
祈求下场及时雨,以佐助我的黍稷,以养我的儿女。
「曾孙来止。
以其妇子,馌彼南亩,田畯至喜。
攘其左右,尝其旨否。
禾易长亩,终善且有。
曾孙不怒,农夫克敏。」
“曾孙”,与《信南山》中一样,也是后世周王对祖先神的自称。
“来止”,即来到这里。
“以其妇子,馌彼南亩,田畯至喜”,与《豳风·七月》中一样。
“以”,本义是用、使、令。
“馌[yè]”,是给在田间耕作的人去送饭。
“田畯”,即前文中的“髦士”,是西周时管理公田农耕事务的农官,也叫“农正”。
“攘”,是动词推让、递给的意思。
“旨”,是指美味。
“易”,有治理的意思。“禾易”,即治理庄稼。
“长[zhǎng]”,是动词滋长。“长亩”,即长满整片的田地。
“终”,是既。
“有”,是丰收。
“不怒”,即开心。
“克”,是能够。
“敏”,是敏捷。
诗的第三章是说:
周王来到田间视察。
农夫的妻儿把饭送到田头,农官见了很高兴。
农夫把饭菜递给相邻的左右,让他们尝尝味道怎么样。
只有辛勤地治理庄稼,才能使禾苗长满整片的田地。
周王看了很开心,夸奖农夫的勤勉。
「曾孙之稼,如茨如梁。
曾孙之庾,如坻如京。
乃求千斯仓,乃求万斯箱。
黍稷稻粱,农夫之庆。
报以介福,万寿无疆!」
“稼”,本义是种植谷物。诗中是泛指庄稼。
“茨[cí]”,是用茅草或芦苇盖的屋顶。
“梁”,本义是指桥梁。
“庾”,是在野外露天用草席围起来的圆形谷仓。而“仓”是指邑中屋内的谷仓。
“坻[chí]”,是山丘、高坡。
“京”,是人工堆筑的高土堆。
“稻”,是禾本科稻属的水稻。(详见《字说文明·稻》)
“粱”,是粟中的良品,为禾本科狗尾草属的植物。(详见《字说文明·粱》)
“介福”,即大福。
诗的第四章是说:
周王的庄稼,堆积得就像屋顶、就像桥梁。
周王的露天谷仓,就像是山丘、就像是高高的土堆。
看来还需要更多的粮仓,更多的车厢。
黍、稷、稻、粱都获丰收,真是农夫的喜庆。
这是神灵所赐予的大福,希望能万寿无疆!
图片
-THE END-文章 | 青枫爷爷
排版 | 陨 桃
图 | 资料图
音乐 | 君若 - 木兰柴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天成配资-配资公司查询-什么是配资公司-十倍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